360安全卫士在一场新闻发布会后从一款产品变成了平台,周鸿祎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变化中甚至连一句话都说。一家公司的发生了重大"型变",而公司老板却没有什么举动,这确实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此前一段时间,围绕着奇虎360安全卫士发生了一些看上去动作很小的变化,先是360安全卫士域名的变化。
360已经从清晰的安全卫士变化为"若隐若现"的安全中心
新闻链接:
360更换域名 正式更名为"360安全中心"
360安全卫士独运营 3.6亿打造安全平台
这两条由中关村在线资讯频道透露出来新闻背后是否暗含着更为深层的含义呢?笔者将就此做一个谨慎的解读,力求能够阅读出奇虎周鸿祎的"下一步"。
对于域名的变化和新公司的成立,奇虎官方的解释是"成立新平台,为的是更专注于查杀木马领域"。真的是这样吗?对此我们不妨提出个疑问:奇虎公司是否有必要为"专注于木马查38周早产儿杀"的目的为360安全卫士注资3.6亿成立公司,打造专门的运营平台吗?
要想客观、全面地解读奇虎公司近期在业务调整与方向上的变化,我们就得从长计议,从此前弥漫在360安全卫士头上"收费"的阴霾说起。
一、奇虎是"互联网行业的义工"只投钱不赚钱?
围绕着"360安全卫士收费"这个问题,奇虎官方前后多次公开声明,并一再强调"永久免费",但是"收费"的阴霾似乎总也挥之不去,加之有媒体称360安全卫士免费策略让公司不堪重负,很多用户都无法相信"永久免费"这一承诺。
事实上,针对这个话题中关村在线软件事业部曾专门撰文:360安全卫士要收费?拨云雾方能看真切,对此加以分析,引起了网友极大关注,但更多网友觉得分析有种"意犹未尽"的味道,笔者也觉得我们有必要再做进一步的探讨。
对于奇虎是"互联网行业义工。
确实,360安全卫士当前一直处在"投钱"状态。但这只是表象。笔者用一个"互联网惯例"和一组数据向大家展示360安全中心更清晰的一面。
1.点击率就是钱
互联网上有一惯例,"有点击就有回报",对于这个说法想必大家都不会反对。而在当前,360安全卫士每日独立使用IP超过1700万;每日新增用户超过70万!对于这样庞大的基数和急速增长的数字,谁能还在怀疑360安全中心没有赚钱?
2.装机必备也是钱
不知道360安全卫士的用户是否注意到新版的变化。在新版360安全卫士中,软件加上了"装机必备"这一项。装机必备如何赚钱呢?很简单,如果一家软件厂商想将自己的软件更直接有效地呈现给用户,在360安全卫士的装机必备中安家落户是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呢?
当某软件想挤入360安全卫士装机必备时,那你就得掏出银子给奇虎,好让自己的软件装机量和用户量尽可能的壮大。
奇虎360安全卫士的"装机必备"(点击看大图)
可能会有人疑问,"装机必备"的设立会不会引起用户的反感呢?这个疑问有道理,但没必要。从360安全卫士目前所"捆绑"的必备软件来看,基本都是时下计算机用户喜爱的软件,从聊天软件到杀毒产后妊娠纹怎么去除软件,从网络浏览到网络下载,那一款软件不是用户喜欢的呢?
从某种程度上说,360安全卫士的装机必备可以看作是带有收费性质的强强联合,这种联合即可以满足360安全卫士对更多"必备"软件的需求,也可以为360的运作带来一定的收益。
这样的做法还有一个好处在于,它不是在客户端捆绑硬性广告。
3.定制专用版还是钱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360安全中心首页中间的定制版?你可不要小瞧了这个定制版的威力。据笔者所掌握的情况。
360安全卫士定制版
360安全卫士的定制版可以看做分两种,一种是以盈利为目的,另一种是以影响力为目的。比如移动飞信定制版就是盈利性质,而金娜版则是以影响力为目的,这种以"娱乐明星"为中心。
钱赚了,名有了,名利双收!以影响力增加用户,以用户基础再反强弓生物磁疗疝气带过来增加影响力,这样的良性循环,你还能怀疑360安全中心的存活和盈利的能力吗?
二、周鸿祎下一步要做什么动作?
赚钱了。
搜索!对,就是搜索!以笔者所了解到的方方面面的情况来看,周鸿祎下一步的动作极有可能就是做搜索平台。不要认为笔者是在信口胡说。
以"奇虎搜索"为关键字在百度里搜索,搜索的结果第一页从上至下分别是"中国最好的问答网站"、"奇虎搜索"、"奇虎MP3搜索"、"奇虎博客搜索"、"奇酷看网络热点 听网友声音"、"奇虎新闻频道"、"聚客360百科"等。
奇虎搜索之中国最好的问答网站
奇虎搜索之MP3搜索
为了能让大家更直观的对比奇虎搜索目前所涉及的领域。
奇虎搜索与百度搜索分类对比图表
结合上面的截图我们不难看出,奇虎搜索已经是"初具规模",与在新闻、视频、MP3等主要搜索内容方面均已存在,所不同人工荨麻疹图片的也只是个别领域的搜索内容的差异。比如百度有百度贴吧,奇虎没有虽然类似的搜素内容。
在当前百度搜索一家独大的局面下。
如果有朋友认为上面的分析并不客观。
"2001年百度坚定走Google之路,而我当时的精力放在建渠道、卖产品上,没有放开胆子去招人、投入。虽然当时收入是百度数倍。
在周的这段话中。
除搜索引擎之外,业界甚至还流传出更多的"小道消息",周鸿祎和他的奇虎还准备在电子商务、下载等方面大干一场。相信很多人不会把笔者所说的话当作预测。
三、管窥周鸿祎的野心
前面,笔者只是以非常谨慎的心态在揣摩周鸿祎的"野心",但我也不得不说,周的勃勃雄心绝不只是做搜索,周想要的也决不只是"装机必备"和"搜索引擎"那么简单。
从周的创业经历来看。
我们先来解读周鸿祎在360安全中心发布会期间上说的一番话:"360安全中心的服务不仅是针对流氓软件、木马程序的在线安全服务,而是'一站式'的安全服务,即用户遇到的所有的安全问题都可以通过该中心得到救助,其中包括所有安全、应用软件、系统软件问题。"
这句话,从正面的理解就是"我周鸿祎会为所有PC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保护",而潜台词则是"你们所有的厂商都无法脱离我周鸿祎的保护"。空口无凭,我们先来看360安全卫士目前都在暗中英语翻译软件做些什么。
被360"保护"起来的网游(点击看大图)
被360"保护"起来的常用软件(点击看大图)
请注意上面两张图,特别是下图中左侧的软件分类列表。从表面看来,这种保护看似在为网友的帐号和PC安全服务,其实更是对软件厂商的控制。
很简单的道理,我周鸿祎的360认为你的软件是安全的,那你就可以进驻到用户的系统中。
结合周鸿祎"一不小心"说的话,以及360从当初单一的安全卫士衍生出的系列产品"360网吧还原系统保护器"、"360系统诊断工具"、"360ARP防火墙"、"360时间保护器"、"360恶意网站屏蔽器"。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奇虎公司在发布会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360保险箱将先期保护用户数量多、影响力大的即时通讯、网游以及网银的产品。360保险箱目前主要针对QQ聊天工具、招商银行专业版以及"梦幻西游"、"征途"、"魔兽世界"等网游进行保护。"
这种赤裸裸的文字宣传难道还看不出周鸿祎的野心?
平台人为什么会流鼻血打造出来了,系列产品在逐步的完善、成熟、扩充,你还会觉得周鸿祎的企图仅仅是"为了更专注于查杀木马领域"新闻稿所透露的信息吗?
直白的说,周鸿祎的目的就是让360系列安全产品先霸占用户的PC,然后通过控制360系列产品在用户的终端机上控制各个应用软件。周鸿祎其实就是想先送给PC用户一个安全、干净的系统,继而慢慢控制用户的心。
不显山,不露水,谨慎但踏实地铺垫着每一步,等到各软件厂商明白过来时,这个时候的"周鸿祎产品"已经以安全的名义已经控制了用户,控制了终端,当用户需要下载某一款软件时,用户首先想到的不是去下载站,而是会在360安全卫士中产看该产品"是通过安全检验",接下来再通过360产品平台进行下载。
一旦用户养成了"通过360下载"的习惯,下载站将会失去IP、失去PV,没有了点击率的下载站最终会怎样?死路一条嘛!
打一个比方,大家都知道水库灌溉农田,周鸿祎的目的就是将它的360产品打造成一个又一个控制闸门的开关,然后将这些开关分置在水库以及各个支流处的闸门上,当水需胎位lsa要进入农田前,需要通过各个闸门的开关来控制。这其实就等于是控制了各个软件进驻用户PC的可能性选择。
这样一看,周鸿祎不仅将下载站置于死地,随后就会直接对各个软件厂商说,你想让你的水灌溉到田里吗?想进来可以。
周鸿祎通过对一个又一个用户的控制,然后实现一点又一点终端PC的控制,直至实现一片又一片的PC终端的控制。
将下载站逼上绝路,然后再将软件厂商被逼得没有退路,最后周鸿祎再着力打造奇虎搜索……我不敢再往下想了!
四、行业"四奇人"周鸿祎算老几
360安全卫士从产品到平台的变化,绝对不会只是一个公司的成立,在这表面平淡变化的背后,肯定涌动着更大的暗流。或许,我们在IT行业中的李彦宏、马云、邹胜龙这几位"碗级"人物身上可以折射出周鸿祎的"野心"。
如果要想从李彦宏、马云、周鸿祎、邹胜龙这"四奇人"身上找出他们的共同点,笔者还真找不到更合适的用词,或许用"性格决定命运"更能诠释。
不管是哪一行哪一禁忌之恋小说业的成功人物。
李彦宏,19岁离开山西到北大,23岁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
创业初期,李彦宏怀揣化缘而来的12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回国与徐勇共同创建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那个互联网还需要大笔烧钱的年代,李将原计划6个月烧光的钱硬是一分钱掰作两分钱地烧了9个月。
那时,百度公司真正开张是2000年3月份,除了财务、出纳、行政外全是技术人员。
李彦宏为了节约有限经费,模仿着从美国硅谷学来男性生理周期的样子。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
马云。
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使马云多次获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学府讲学。
1991年,马云和朋友成立的海博翻译社是其人生经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翻译社成立后的第一个月全部收入为700元,而房租是2400。为了弥补这巨大的亏空,马云跑义乌,奔广州去,在翻译社中干上了卖礼品、卖鲜花这一"不务正业"的行当,以此来哺育翻译社,并且是一干就是3年,直到1994年才开始收支平衡。
马云创办中国黄页时,最直接。
敏锐的眼光,独到的市场运作。
周鸿祎,笔怀孕前准备者对他有些难以描述。他不仅具有李彦宏和马云坎的艰辛创业。
马云上学期间,成绩一塌糊涂,而周鸿祎不是这样,多次在全国物理、数学竞赛中获奖。1992年,周鸿祎被保送到西安交大读研,此间他即开始"不务正业",编过游戏、写过杀软。此外,还招聘人手准备在全国"自建营销渠道",但最后是还以失败而告终。
1997年,也就是入职方正集团后的两年,周鸿祎组织人手开发中国第一款自主版权的互联网软件--方正飞扬电子邮件。由于互联网不属于方正的主营业务,他再度萌发创业念头。
1998年10月,周鸿祎成立国风因特软件公司,也就是后来让很多互联网网民难以忘记的3721。3721成立之初。
公司成立时的几十万元一眨眼就没了,而此时的"中文网址"(网络实名前身)还处在"不知如何才能能挣到钱"的窘境。3721极不情愿地站在悬崖边上。用周鸿祎自己的话说就是"那种感觉比死亡还恐怖"。
1999年7月。
此孕妇谷丙转氨酶偏高时,3721已经不再需要为生计而愁眉苦脸,周鸿祎这个名词在行业里也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称谓。
笔者认为,要想更进一步的认识周鸿祎,从两件不为很多人所知的事更能解读"性格决定命运"在周鸿祎身上表现出来的含义。
周鸿祎在创办3721时,以高压统治和工作狂的姿态呈现在员工面前。为了3721的推广他曾经在公司会议上将自己的妹妹训斥的眼圈红红。在入职雅虎期间,为了使得雅虎中国能赚钱,能盈利,他拍过桌子、骂过娘,喝高了之后还摔坏过门牙。
个性鲜明、敢说敢干,这样的人几乎都是成功人士,周鸿祎自然不例外。
2003年底。
周鸿祎凭借着已经建立起来的3721渠道。
在撑过这极端不利时间后。
随后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了,周鸿祎用360安全卫士干掉了自己亲萝卜游侠手打造并养育起来的3721,然后再将安全卫士这把利刃高悬,刺向了每一个流氓软件。
成功后自然有鲜花和掌声:
2000年2月,3721公司入围"亚洲杰出网际网络服务供应商奖";2000年5月,周鸿祎被《中国青年报》推选为"IT新生代十佳青年";2002年1月。
2003年,周鸿祎斩获殊荣颇多,先后被评为"2003中国新经济年度人物"、"2003年度新闻评选十大IT风云人物"、"2003十大IT财经人物","2003年度十大IT风云人物"等。
2004年。
邹胜龙。
2002年,邹胜龙在美国硅谷创建迅雷,2003年怀抱迅雷回国,在深圳市创办三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当时的迅雷却还只是一款刚刚研发成功,毫无名气的"下载小软件"。
迅雷的生存环境很艰险,可又有几人知道,邹胜龙和他的迅雷在起步之初的困苦?
迅雷在起步阶段,公司不到10人。
迅雷的转机出现在金山的游戏上。
2004年,程浩找到了雷军,好说歹说之后,雷军找来一位同事,让他用迅雷和另一款下载软件同时进行下载速度测试。结果,迅雷下载速度居然比对方快了20倍!
雷军信服了。
2004年正是网游最火的时期。
通过金山的网游,迅雷以不足万元的资金投入就悄然无声地敲开了下载软件市场的大门。随后,用户在尝到了迅雷下载网游非常畅快的甜头之后,逐渐将迅雷定位于"下载软件最快"。慢慢的,迅雷进驻到用户的PC。
编后语:
《21世纪经济报道》在3月13日曾以题为《奇虎3.6亿豪赌"免费杀毒"跑马圈地离赚钱还很远》一文对奇虎近期的变化进行了报道。笔者对此文的文笔不好评说,但笔者有一个疑问:地都预防近视的方法让人家圈走了,人家还不能让那片地给生出点谷子吗?
360安全卫士身份的变化、看似简单的域名变化,以及看上去与文章主旨无关的"四奇人"的人物描述,目的只是笔者窥探周鸿祎和他的奇虎动向。